【為巴比祈禱】 

最近,我有機會帶領一群家長進行讀書會的討論,我們讀的是《醫院裡的哲學家》,作者是李察‧詹納(Richard M. Zaner),他在醫院裡擔任倫理顧問。在他書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我也從日後提供諮詢的經驗當中發現,醫生與病人之間存有許多必須以更坦誠、更開放的態度進行討論的禁忌話題,而且只要提起『醫生協助自殺』和『安樂死』這類令人憂心恐懼的話題,就會發現大家心裡到底藏有哪些顧慮。」(頁110) 

然而,禁忌的話題不只存於醫病關係中,也更常出現於親子關係裡。在電影《為巴比祈禱》中呈現一位母親瑪莉(Sigourney Weaver飾)在得知自己的兒子巴比(Ryan Kelley飾)是同性戀者後,她的態度馬上與之前截然不同,開始要自己的孩子手潔心清,全然倚靠上帝,藉由聖靈的大能,勝過同性戀罪的試探與引誘。因此,瑪莉對巴比內在的痛苦,全然未曾深入瞭解,只將自己在信仰中所體會到的領悟,一股腦兒地放在孩子身上。 

瑪莉和其家人並未開啟與巴比談論禁忌話題的準備,更遑論以坦誠、開放的態度探索同性戀議題。因為,瑪莉堅信愛滋病是上帝帶給同志的懲罰。所以她寄給孩子的生日禮物是愛滋病手冊,而非巴比所想要的東西。這期間,父母也送巴比進行心理治療,會談的治療師堅信巴比之所以成為同志是因父親的冷淡和疏離所造成,要父親羅伯(Henry Czerny飾)經營父子關係。凡此種種,都讓巴比內心深處的痛苦與日俱增。 

【內心自我的控訴】 

對巴比而言,他不只是失去信仰,更失去關愛他的家人。他一心希望未來全家人都能在天堂相會,但瑪莉不斷地告訴自己的兒子會下地獄,這使得巴比內心的衝突與糾葛更加劇烈。在巴比生活的家裡,幾乎處處都可以看見小紙箋,上面寫的都是聖經金句,其目的不言可喻。瑪莉希望透過外在環境的氛圍,進而影響孩子內心的信念與感覺。 

這一系列激進的作法,很自然地引起巴比的不快,最後選擇到波特蘭與表姐同住,並結識了大衛(Scott Bailey飾)。雖然環境的改變以及情感的建立,讓他暫時得以脫離家庭的紛擾與難堪,但他終究逃脫不了內心自我的控訴。最終,巴比因內心無法宣洩的苦楚,而選擇了最極端的路,以自殺了結短暫的20年歲月。消息傳回家裡之後,所有人都壟罩在愁雲慘霧之中。 

父母的哀傷與自責、兄弟姐妹的不捨與難過,都一一刻劃在臉上,沒有人可以接受這殘忍的事實。猶有甚者,在喪禮之時,牧師的言詞仍然直指巴比的罪,使得哀傷的儀式中平添不少的責備與批評。此舉,讓參加典禮的表姐更加氣憤。說穿了,瑪莉從未自我反省過做為一個母親,是否逼自己兒子太急,以致造成無可挽回的境地。做父母的總喜歡說教,卻不願意聆聽孩子內心痛苦的呼喊。這才是給巴比最致命的打擊,他渴望父母聆聽,卻事與願違。 

【聆聽與尊重】 

不論孩子是否能一如父母的期待長大成人,不變的是他們都渴望父母先聽了之後,再說。以我們家小朋友為例,每當她一開口講話,雖然還不是很流利,有些概念還不是表達的很精準,只要我們大人不待她講完,就接下一句話,她就會嘟起嘴生氣說:「你們怎麼都不聽我講,你們插嘴!」這時我們大人都得乖乖地收回剛才所講的話,聽她講完一整個句子,我們大人才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給孩子知道。 

儘管我孩子才不過四歲,就已經渴望被聆聽,更何況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不也渴望父母與大人對他的聆聽,甚至是給予尊重。在我某次去一個國小演講的過程中,印象更加深刻。當許多父母、家長陪同自己小學年齡的孩子來聽演講時,我提到孩子漸漸長大需要有個人隱私權,尤其是父母進孩子房門需先敲敲門,突然一個約莫小三、小四的女孩脫口說出:「那是一種禮貌!」全場家長聽畢莫不嘖嘖稱奇,我想這就是小孩內在的渴望。孩子也希望父母能以禮待之,這其中需要大人的聆聽與尊重。 

在巴比過世後,瑪莉才有機會透過其所寫的日記重新認識自己兒子。儘管為時已晚,但他們一家人開始關注那些為自己性傾向而受到家人排斥,內心充滿矛盾的人。雖然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但瑪莉期許自己兒子的悲劇不會在另外一個孩子身上重演。就算父母與孩子有不同的信念與主張,但不變的是,父母對於禁忌的話題應與孩子以坦誠及開放的態度進行對談,讓雙方的溝通不因僵化的信念而卡住,這樣才能共創雙贏的親子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1069健身泡湯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